原理簡介


除毛過程


毛髮生長週期
由於每一種毛髮粗細不同,生長週期及其毛囊在皮膚中所處位置深度等特性不同,因此治療效果和所需治療次數也不同 。不同部位所需治療的次數也不同,一般需治療3~5次,6~8週一次。

各部分治療時間
*視實際治療部位面積而定


注意事項
治療前注意事項
-
孕婦、光敏感皮膚及病毒等感染性傷口,治療前應由醫師評估。
-
若皮膚乾療不適、曬傷、濕疹。毛囊炎、一個月前過 隱或色素沈澱等的部位,不適做雷射治治療。
-
曾局部麻醉藥膏過敏的患者請於術前告知醫師。
-
以拔毛方式除毛者(蜜蠟或鑷子拔毛),在拔毛後需待毛髮長出或至少等待4週後才可進行脈衝光除毛。
-
治療前請勿用果酸及A酸產品。
-
請穿著寬鬆舒適的衣服。
治療後須知
-
治療部位之毛孔周圍會稍有泛紅微腫,約幾個小時後會消退,可冷敷約10~15分鐘或依醫師指示擦藥。
-
治療後三天內除毛部位毛孔可能會起搔癢的紅疹,應 暫停使用刺激性產品及去角質動作,並避免洗過熱的水,以免加重症狀。
-
偶有結痴的痴皮,約5~10天脫落,不可將它樞落,應讓其自然掉落,避免留下痘痕或色素沈澱。
-
治療後偶而會有水痘或輕度皮膚破皮現象,依醫師指示照顧傷口。如有需要請回診進一步處理。
-
需加強防曬,預防反黑(即雷射後色素沈澱)。
-
避免可能造成感染或刺激皮膚之行為,如:去角質、 塗抹刺激性保養品、泡溫泉等。
-
如有雷射色素沈澱,臉部約3~6個月,其他部位約6~ 12個月可自然消根。
-
如有傷口感染或化膜,請回診治療。
@內容摘錄自台北市衛生局「醫學美容專區」網頁 @對於內容有任何疑問 請洽詢專業醫護人員
治療原理
雷射除疤術是利用波長10600奈米的二氧化碳飛梭雷射,顛覆傳統磨皮將整塊皮膚汽化的方式,超脈衝二氧化碳雷射能有效將表皮汽化而不產生焦痂,可以精確控制磨除疤痕深度。將雷射光集中於分段式掃描器輸出,將熱傷害大幅降低,但深度較深,有促進膠原纖維收縮效果對深層皺紋或痘疤療效較優。

適應症
術後注意事項
-
治療後冰敷直至熱脹感緩解。
-
治療完當天可間歇冰敷已促進紅腫熱脹的消散。
-
治療後3-7天內會有輕微紅腫並逐漸轉成細微的小痂皮痂皮約1-2週內自行脫落脫落前會有輕微搔癢切記不可搔抓以免留疤。
-
易出油、泛紅或粉刺膚質者治療後有少部分會出現丘疹、痘痘情形,這是傷口修復暫時性反應,約3-5天消失如果情形嚴重可回門診請醫師開藥膏塗抹。
-
清潔及保養需輕柔可用溫和的洗面乳清洗必要時請加強保濕。
-
術後請加強防曬以防反黑(雷射後色素沉澱)。
-
避免可能造成感染或刺激皮膚之行為例如:做臉 、敷臉、去角質、塗抹刺激性保養品、泡溫泉等。
術前術後照

Q:在治瘟前需要注意什歴?
A:孕婦、光敏感皮膚、感染性傷口治療前應由醫師評估。治療前兩週請勿使用A酸及果酸並避免日曬。 曾有局部麻醉藥膏過敏患者請於術前告知醫師。
Q:治療過程中會有什麼感覺?
A:以汽化性分段雷射治療過程中會有些微刺痛感建議可於治療前塗抹麻醉藥後再進行治療。
Q:一般需要治療幾次?
A:由於個人皮唐修復能力不相同因此治痪效果也有差異一般建議療程約3-5次。
Q:治療後需要多久的復原時間?
A:復原時間的長短通常依醫師治療能量及方法而有所不同通常1-2週左右傷口就能逐漸復原。
Q:治療上可能出現的併發症?
A:治療後可能有色素沉澱現象或敏感肌膚產生應依醫師指示治療如有傷口感染或化膿請立即回診。
Q:有没有治療上的禁忌?
A:過去幾個月內有單純性皰疹病史者糖尿病患者或皮膚乾癢不適、曬傷、濕疹、毛囊炎或色素沉澱等部位不適合再做雷射治廉。